近年來環保意識抬頭,傳統的殯葬方式已經不符合現代的需求,因此許多不同的新興殯葬方式因而產生,包括:
(一)樹葬
對傳統習俗中的“厚葬”觀念來說,樹葬可說是一個革命。樹葬就是將逝者的骨灰撒入植樹預挖的坑中,再種上一棵有選擇的樹,在樹邊設立刻有逝者姓名等內容的石碑,而周圍的環境也因此得到綠化美化。同時,樹葬也體現了“入土為安”、“回歸自然”的傳統習俗,容易得到認同。
(二)灑葬
瑞典的情形,位於森林墓地(在樹林之間分置墓石,如同在森林之中長眠一般,並有計畫地綠化)命名為“追想之丘”的散骨區域,在被草地覆蓋的山丘部分撒骨灰,紀念花園係劃定特定區域,以灑或埋藏骨灰之方式進行,不立墓碑,不記死者姓名,供永續循環使用,顯示人死後一律平等。
森林墓園建造於西元一九一七至一九四O年,以結合自然景觀及建築功能聞名,西元一九九四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自然文化資產之一,對全世界墓園設計有深遠的影響,並設有祭祀的場所,散骨者的資料、姓名和生沒年均受到妥善管理。但在此,刻下姓名等動作則是禁止的。
(三)海葬
海葬是將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種葬法。骨灰撒海,衝破了傳統的"入土為安"觀念。人從自然中來,又回到自然中去。海葬是繼墓葬以後的又一次重大改革,是人類思想的一大飛躍。目前高雄市殯葬管理所有辦理此項業務,且是免費的。海葬是國內首次的創舉,推動至今一年多,民眾自行辦理海葬已有數十人,希望慢慢的蔚為風氣,成為未來的新趨勢,也讓海葬成為四面環海台灣喪葬的另一特色。
(四)瑞典科學家發明「環保土葬法」
瑞典科學家魏格-馬莎克發現火葬會製造效果不明的毒氣,不比傳統土葬法高明,於是設法改良土葬過程。魏格-馬莎克說,屍體先以液化氮浸溼,最多能產生三十公斤有機物,這堆有機物放進容易分解的薄棺材,幾個禮拜就完成「回歸大地」的程序。她發現,棺木不要埋的太深,還有肥沃土壤的功效,有如秋天的落葉,肥沃自己的根部。傳統優質棺木的土葬,屍骨要五、六十年才分解完畢。
(五)德國的匿名葬
既沒墳頭,也沒墓碑,而且大多是集體葬在一起。在這片墓地中可以建一個象徵性標誌,比如一個女神石雕像。墳地上種滿各種不同的鮮花,每一小片花種代表著一個死者長眠在這裡。在德國漢堡等北部城市要求無名葬的公民越來越多,有的城市高達25%到50%。不少人在遺囑中就寫明“O.F”,意思是不要葬禮和告別儀式。漢堡的一個無名葬墓地有250人集體葬在一起。據說在北歐的哥本哈根有80%死者選擇無名葬形式。很多已到暮年的老人認為,死者總是讓生者受罪,這種受罪不僅來自精神上的失落,還有冗長的喪葬禮儀的折磨。為了減少活人為死者受罪的程度,為了不使生者來到死者墓前觸景生情,不少人決定死後匿名葬。當然,這種匿名葬也是現代人對基督教傳統的反抗。按照基督教義,在整個喪葬過程中,生者與死者是要進行對話的,表現出兩者之間的精神聯繫,但目前流行的無名葬無形中切斷了這種聯繫。另外,德國社會無子女家庭很多,家庭成員與其他親屬關係十分疏遠,他們覺得如果死後沒有人給自己清掃墓地,還不如選擇無名葬。記者曾問過一些德國人,如果葬後沒有墓碑,沒有排位,後人怎麼祭奠?德國人回答說,只要有心,朝天也能傳情,若人無意,墓碑造得再大也沒有人來看望。
生態葬也是目前德國一種受歡迎的喪葬形式,死者遺體火化和不火化都可以。屍骨被深深埋在幾米的地下,地面上不留墳頭,可種植莊稼或草坪,也可植樹造林。生態葬有節約土地資源、經濟、環保的特點,同時還能使人感到回歸自然。